西峡恐龙遗迹园镇馆之宝

西峡巨型长形蛋

此时此刻,正在和这窝恐龙蛋对视的你无疑是幸运的。要知道,这场见面穿越了近万年。

万年来沧海桑田、乾坤挪移,物种诞生消亡。而这种古老的生命却跨越了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我们相遇,这也让我们能够通过它们仅存的痕迹,重现一个无比恢弘的史前时代。

01巨型长形蛋的发现命名

年3月,武汉化工学院的李酉兴等在河南西峡县杨城乡境内指导学生实习时,采集到长达~mm的完整的巨型恐龙蛋6枚,并见到因成岩过程中受压而严重压扁破碎的7枚几乎平行排列的同属种蛋化石。李酉兴等()认为这类蛋化石的形状和蛋壳结构特征与已知的长形蛋类基本相似,但由于蛋体巨大,应属于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一新蛋属、新蛋种,并命名为西峡巨型长形蛋(Macroelongatoolithusxixiaensis)。

王德有、周世全()也对西峡盆地的巨型长形蛋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类蛋化石的形状、大小、蛋壳外表面纹饰及蛋壳显微结构等特征,均与已知的长形蛋科的蛋化石不同,据此建立了巨型长形蛋科,以及代表属种——西峡长圆柱蛋。

王强等()保留王德有、周世全()建立的巨型长形蛋科(Macroelongatoolithidae),并认为李酉兴等()命名的西峡巨型长形蛋发表的时间早于王德有、周世全()命名的西峡长圆柱蛋,后者为同物异名。

西峡巨型长形蛋蛋壳外表面纹饰和蛋壳显微结构(赵资奎等,)

(A:蛋壳外表面,示小瘤状纹饰;B:蛋壳径切面;C:蛋壳椎体层弦切面,示大小不一的锥体;D:蛋壳柱状层弦切面,示圆形和近椭圆形气孔。)

02地球上最大的蛋有多大?

西峡巨型长形蛋及其蛋窝形态

刚出生的人类婴儿平均身高为50cm左右,西峡恐龙遗迹园的这窝西峡巨型长形蛋单个恐龙蛋长40~48cm,比蜷缩的婴儿身高还要长。根据椭圆形体积计算公式(V=4/3πabc,a、b、c分别代表各个轴的一半)粗略估算,西峡巨型长形蛋体积是普通鸡蛋的倍,参考鸡蛋的密度粗略估算,一个巨型长形蛋大约相当于18斤鸡蛋的重量,确实是现存物种中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蛋”,真真是“龙蛋之大,一锅煎不下”。同样的方法估算河南境内发现的比较常见的圆形蛋体积可知,一般的单个树枝蛋相当于16个鸡蛋体积大小;一般的单个蜂窝蛋相当于23个鸡蛋体积大小。

03河南省的恐龙蛋化石资源

恐龙蛋作为恐龙的遗物化石,在恐龙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恐龙蛋的分类、古生物地层学、古地理和古环境、恐龙绝灭事件等的探索和研究,对地球演化历史、生物演化、古生态环境和灾变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省已发现恐龙蛋化石点约有余处,包括有灵宝盆地、汝阳盆地、南阳盆地等地,含蛋盆地分布面积约4平方千米。据前人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南阳地区发现的各类恐龙蛋有10蛋科、19蛋属、23蛋种,另有一定数量的相似蛋种和未定蛋种。多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同时或相继在该处产蛋,伴生有多种多样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西峡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以西峡巨型长形蛋最为珍贵。西峡巨型长形蛋是西峡地区标志性的恐龙蛋,也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最长、最大的恐龙蛋化石。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古生物资源,目前河南省已建立了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恐龙蛋化石博物馆,对区域内的恐龙蛋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

研究人员考察西峡恐龙蛋遗址馆(贾松海供图)

恐龙蛋化石博物馆

04时代及古环境

西峡恐龙遗迹园馆藏的西峡巨型长形蛋标本产于中国南阳市西峡县阳城镇,该地区上白垩统高沟组除保存大量恐龙蛋之外,还保存有少量恐龙骨骼,并伴生有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植物孢粉、植物化石碎片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区域内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包括河流-冲积扇-辫状河等,充分说明在距今约万年前,西峡地区存在一个由恐龙、其他伴生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陆地河流和湖泊水系所组成的半干旱温热气候生态系统。恐龙常年在这一区域进行繁衍和生活,小恐龙在这里诞生、成长,所产的这些蛋被河流所带来的泥沙所掩埋,最终由于地质作用形成化石保存下来。

05西峡巨型长型蛋与中华贝贝龙的神秘关系?

有趣的是,西峡巨型长形蛋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和恐龙进行对应的恐龙蛋之一,这一证据来自于西峡的城市IP形象——“中华贝贝龙”。保存有中华贝贝龙胚胎的蛋化石正是巨型长形蛋,中华贝贝龙胚胎的研究证明西峡巨型长形蛋是窃蛋龙类恐龙产的蛋。(来源:西峡遗迹恐龙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