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孟向东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娟李栀子
全国最大的冶辅材料生产基地、汽车水泵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发动机排气管销售额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浓缩丸生产企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缔造者……
地处伏牛深山的山城西峡,既无交通优势,又无资源禀赋,乍一看不像是发展工业的上乘之选。然而在这里,却涌现出多个国家级单品冠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纷纷在这里扎堆,这在南阳乃至全省也极少见。
目前,西峡县工业企业总数达家,税收超亿元企业3家、超千万元企业20家,工业经济总产值连续16年位居南阳市首位,其中8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税收超13亿元,占年该县财政收入的68%。
企业要成长壮大,离不开企业家的艰辛付出。西峡企业扎堆成长的背后是一大批企业家打拼奋斗、由弱到强的感人故事。以孙耀志、朱书成、程武超等为代表的一代领军企业家老骥伏枥,以孙锋、李伟锋、程景胜、王勇源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已经崭露头角。在他们中间,1名企业家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企业家被评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企业家被评为省领军人才。在年度南阳市功勋企业家和星级企业评选中,朱书成、孙耀志等被评为南阳市功勋企业家,龙成集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五星级企业。
为什么这些优秀企业能够在西峡这片看似普通的土地上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这些普通人能成长为具有战略眼光的新型企业家?当地党委、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冒着酷暑走进西峡,一家家看,一个个问,一次次听,希望从中解开西峡企业家的秘密。
1
根深叶茂源于底蕴深厚
“西峡能孕育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绝非偶然。”采访中,西峡人不约而同地给出答案。
西峡独特的区位、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西峡人特有的市场意识和经商意识。从地理位置看,西峡在古代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塞、水运码头,古称“通陕甘之孔道,扼秦楚之咽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由此可见,西峡不但是战略要地,也是商业中心,商驿、官驿云集,为后人经商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上世纪30年代,西峡人便兴修水利,从美国、英国买来发电设备,从长江运到汉口,然后溯汉江、丹江而上,又用牛车拉到山上,建造了发电厂、枪炮厂等,大力发展工业。南阳的第一座水电站、第一盏电灯、第一部电话、第一辆汽车都出自西峡。那个时期的枪炮厂等厂子虽没有保留下来,但留下了一批拥有制造手艺的产业工人,为西峡发展工业留下了人才、技术,为企业家群体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可能。
从文化底蕴来看,战国时代西峡一半属于秦国,一半属于楚国。西峡人的骨子里既有秦人豪爽执着的一面,泰山压顶不弯腰,逼到墙角不低头;又有楚人委婉的一面,和风细雨看曲折,平心静气对得失。正是基于这样特定的历史地域特点,赋予了西峡人忍辱负重、开拓进取的性格特征。先辈们拥有开放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峡人,使那种吸纳而不排外、开放创新而不张扬的人文精神,深深烙印在西峡人骨髓里。
正是有了这片温润的土地,一大批敢想敢干的行业“开拓者”在这里孕育成长。他们抢抓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的机遇,走出了西峡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西峡县紧紧抓住国企改制的机遇,积极改,主动改,大胆改,是国企改制最成功的典型县之一。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西峡工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工业总量扩大,企业群体扩张,骨干企业壮大,民营企业家群体规模初具。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此成长,一大批优秀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2
善作善成始于善抓机遇
但西峡毕竟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尽管底蕴深厚,但还是缺乏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能够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建成全国最大的冶金保护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汽车零部件铸造生产基地、全国特厚钢生产基地,根本原因是西峡县拥有一个庞大的企业家人才群体,在他们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善抓机遇、善做善成、克难攻坚、抱团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重要的机遇可能就那么一两次。做企业也和人生一样,重要的机遇一去不复返。机遇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
优秀的企业家都是把握机遇的高手。上世纪80年代,程武超临危受命,到玛钢厂担任厂长。正当企业山穷水尽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程武超得知:山东潍柴和浙江杭发进口自奥地利的斯太尔排气管急需国产化,正在国内寻找配套厂家。经过充分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汽车排气管国产化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他们立即找到潍柴厂,几经周折,在得到产品图纸后,迅速进入研制阶段,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摸索和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如愿以偿,送往潍柴的样件检验合格,并实现批量供货。经此一役,企业扭转局面,开始在行业崭露头角。
年,已在汽车配件行业打拼二三十年的田中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