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使鹳河湿地、寺山公园、石门湖水库这些地方,成了拍摄风光照片的绝佳去处。”11月24日,正在西峡县鹳河湿地公园拍摄的摄影爱好者靳义学乐呵呵地说。

今年以来,西峡县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牢固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思想,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部门联动、合力攻坚,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根据县域空气质量特点,制定了“空气质量主要指标PM2.5、PM10逐年下降,优良天数逐年增加”的“两降一增”目标。西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督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落实。同时,依托全市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十大专项”行动,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20个工作专班,开展工业企业治理、扬尘治理等20个专项行动。

同时,督导重点企业安装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在重点企业周边安装微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状况,整合各类监控平台,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指挥平台。综合运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管控数据、自动监控数据、用电监管数据、无组织排放数据以及污染物排放超标等数据资源,对相关企业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切实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邀请省、市环保部门利用激光雷达扫描设备,走航监测扫描,通过监测数据,扫描成像,分析城区主要污染物构成、重点污染时段、重点污染点位,精准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科学研判分析全县环境质量状况,制定了县域空气质量改善优化方案,每天不定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锁定污染源,督促问题迅速整改。

实施“三带、三改、三提”,即带项目、带问题、带技术进企业,帮扶企业争取项目资金、协调服务企业解决环境制约问题、组织专家把脉问诊精准施策,提升企业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环保绩效分级、提升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飞龙公司、西铸公司等企业已通过绩效分级审核,最大限度保障重污染天气条件下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制定《西峡县-年度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修订完善《西峡县重污染天气管控清单》,一厂一策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差别化错峰生产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在扬尘治理上,城管、住建部门严格按照扬尘治理“十个%”标准,强化督导,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领导分包制,确保工地扬尘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在移动源治理上,公安、交通部门、生态环境、城管、商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县域所有登记在册的国三及以下标准的老旧车、黄标车已全部清理完毕;持续保持打击“黑加油站”高压态势,全县非法加油站点全部停止经营,消除了安全隐患,并适时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回头看”;在渣土车治理上,城管、公安、交通部门深化“城警联动”模式,坚持“白+黑”、常态巡查、错峰执法等多样化方式,采取工地出入口定人查、严防无证运输、带泥上路、密闭不严、抛洒滴漏等违规运输行为的发生,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在餐饮油烟、散煤治理上,城管、市场监管部门及属地乡镇(街道)坚持执法查处,先后出动人员余人次,依法取缔露天烧烤摊点50余处,暂扣烧烤经营工具70余件,抽检餐饮门店余家,日常巡查餐饮门店余次,深入推进治理工作。

西峡县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大气高质量达标,描绘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秀美画卷!(朱天玉宋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