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卫生院新来了个年轻大学生,服务态度好,看病还真行!”西峡县西坪镇的贺大娘逢人就夸自己的家庭医生殷圣陶。

作为河南省首批订单定向全科医师,八年前殷圣陶考入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去年他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按照约定,他又回到曾经走出来的乡村,立志将全科医师的旗帜抗在自己肩上,为国家的基层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同殷圣陶一同回到家乡南阳的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有一大批。他们已在乡镇卫生院工作近一年的时间了,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在乡下的故事。

视病人如亲人,做有温度的家庭医生

5个月前,贺大娘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晚上9点多,她老伴急匆匆给殷圣陶打来电话。殷圣陶一听贺大娘喘息得很严重,立刻判断出病情危急,顾不上多想便冒着小雪独自驱车11公里来到贺大娘家里,简单处理后,把她送到卫生院进一步救治。殷圣陶忙前忙后,不仅帮助贺大娘办住院手续,还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两口买早餐。因为这次就诊经历,贺大娘和老伴十分感激殷圣陶医生,逢人就夸他“简直比亲人还亲”。

殷圣陶医生入户随访患者

卧龙区谢庄镇卫生院的刘成志医生同样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一名叫李永香患者,就在几个月前因为“肠穿孔”医院做了造瘘手术,术后却因为腹腔感染太重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而昏迷不醒,因为高昂的费用和日益加重的病情,李永香一家无奈之下来到谢庄镇卫生院姑息治疗,没曾想一个小小的选择却让她与死神仅是擦肩而过。

接诊李永香的便是刘成志医生,经过5年医学教育和3年规范化培训,系统的医学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让他在危重的病情面前从容不迫,制定详实的诊疗方案,处理被粪便污染的造瘘创面,刘成志医生不怕苦、不嫌脏,每天花费4个多小时时间为病人换药。也许就是因为这份视病人如亲人的真情,李永香的病情逐渐好转。5月26日,李永香激动不已地把一面镌刻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送给刘成志医生,抒写了一段医患情深的佳话。

刘成志医生收到李永香送来的锦旗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收获锦旗的还有内乡县城关镇的张晓楠医生。刚刚参加工作第二个月,她就收到患者亲自送来的锦旗,书写“医术精湛,照顾细微”八个大字。原来这是一位有着1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欠佳,近期出现头晕、四肢麻木等不适。为了帮助患者把血糖控制好,张晓楠不仅从心理上鼓励患者,更是亲自为其搭配科学营养的一日三餐。从诊治过程中,张晓楠深刻地体会到对患者细致入微的照顾,更容易获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能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晓楠医生受到患者送来的锦旗

工作中的多面手,健康扶贫、公共卫生服务样样行

蔡春生和甘双是卧龙区王村乡卫生院的全科医生,由于刚刚回到家乡,对卫生院的工作环境和模式还不太熟悉,医院安排他们先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起,还要承担健康扶贫的重任。虽然公共卫生工作繁琐,但丝毫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在老百姓看来并不关紧,不至于立刻引起重大疾患。但是他们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可是基层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健康素养薄弱、经济基础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够及时就医以及规范防治疾病。如何去改变这种情况,避免健康扶贫陷入“医疗需求与健康照顾脱节”的不利局面,成了蔡春生和甘双的当务之急。

甘双医生健康扶贫入户体检及家庭医生签

于是他们迅速抓住问题根源开展工作。贫困群众健康素养薄弱就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健康科普知识。经济条件不好,就尽量为他们开具效优价廉的药品,并为符合慢性病诊断标准的居民建档立卡,减轻经济负担。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与老百姓之间建立的信任与长期照顾的签约服务模式。

蔡春生医生为签约居民送药上门

身在卧龙区蒲山镇卫生院的定向全科医生王进,最近也为公共卫生工作忙的不可开交。参加老年人体检、书写体检报告、回访体检居民,全镇的老年人体检资料基本上他都要经手处理,任何疾病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

参加体检的刘大爷最近频繁出现腰酸症状,有时候小便还发红,这立即引起王进医生的警觉,他紧盯刘大爷的相关检查结果: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尿常规显示大量红细胞、肾脏彩超提示占位性病变……体检结果不容乐观。王进医生不敢怠慢,立即电话联系刘大爷并为其出具体检报告,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像这样的跟踪随访电话,王进医生每天都要打上百个之多,反馈体检信息让百姓在体检过之后心中有数,告知生活注意事项让百姓更加注重日常保健。“照顾好每一位群众的健康,就是要时刻为他们着想”,王进医生如是说到。

王进医生为患者指导用药

践行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全程守护居民健康

定向全科医生杜思远是宛城区红泥湾镇三户寨村的签约家庭医生。由于三户寨村距离卫生院较远,村民们在遇到健康问题时就医不便。刚开始的时候,杜思远为一位高血压患者调整降压药物后,嘱咐其一周后复查,但是到了预约时间却迟迟不见他的到来,杜思远不免担心起来,患者的血压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担心解决不了问题,杜思远意识到了家庭医生对于签约居民“可及性”的重要作用。只有居民能够在有需要的时候找到你,家庭医生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于是杜思远决定,每周三都到三户寨村进行诊疗服务,让他的签约居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杜思远把他的这个小小的工作方法转变称为“家庭医生的供给侧改革”。

在他的坚持下,“改革”已经卓有成效,患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张大姐,在杜思远每周的用药指导下,面部皮疹逐渐消退;患糖尿病的刘奶奶每周都来拿药,空腹血糖已经从12点下降到了7点;患有“三高”的王大姐,已经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以及降血脂药物……

杜思远医生在三户寨村开展履约服务

以“人”为中心,是全科医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他们不仅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