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4081.html

西峡法院:法官“坐诊”家门口快审快调数十案

“没有想到你们效率这么高,只用了十几天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太感谢你们了!”当事人蒲某某激动地说。近日,蒲某某等20人诉西峡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运输合同纠纷20件系列案在西峡县人民法院五里桥法庭法官的主持下,以快审快调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

年7月,西峡法院五里桥法庭陆续接待了20名心急如焚的农民工,发现他们起诉的被告是同一个公司。年4月,西峡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请20名原告为其拉运渣石,并分别与他们签订了《运输安全协议》。年1月,经双方结算,扣除已支付的部分,尚欠20名原告劳务费用共计多万元。为此,20名原告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所欠劳务费。

因涉案人员众多,又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收到案件后,五里桥法庭杨付林法官迅速对案件进行调查,一一联系原被告确认案件事实,了解争议焦点。考虑到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了尽快帮助农民工解决难题,也为了让当事人少跑腿,杨付林决定到20名原告的所在地西峡县太平镇与当事人分批进行沟通与调解。经过调查得知,被告公司对案件事实没有异议,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困难,所以未能及时支付农民工劳务费用。杨付林对其公司遇到的困难表示理解,也明确告诫其应依法履行合同约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做诚实守信的良心企业。否则因拒不执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但会影响公司名誉,而且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发展。

经过耐心释法说理,公司负责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目前某矿业公司还拖欠其货款一百万元,等货款到账将会积极履行义务。随后,杨付林又分头做20名原告思想工作,经过他的耐心调解,最终20名原告纷纷与被告公司达成调解意见,签署调解协议。至此,该系列案得到圆满解决,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惠济法院:战“疫”不松劲庭审“不打烊”

“原告方声音和图像是否清楚?”“清楚。”“被告方声音和图像是否清楚?”“清楚。”“好,现在开庭!”8月23日上午,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通过“云庭”系统“隔空”审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在有效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的同时,为疫情防控贡献了法院力量。

年5月底,黄某因与李某产生纠纷,进而将其所租住的张某所有的房屋内部分家具、墙体等损毁。后因就赔偿等事宜协商无果,张某将黄某起诉至法院。

考虑到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承办法官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在征得他们同意后,决定利用采用网络庭审模式进行审理。庭前,法官和书记员认真整理并录入案件信息,联系当事人及代理人提前熟悉“云庭”使用方法。

于是,8月23日上午9时,随着原、被告及双方诉讼代理人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此次“隔空”庭审正式开始。在近两个小时的庭审中,承办法官认真听取案件各方意见,全面归纳矛盾焦点,引导当事人顺利完成举证、质证、答辩等环节,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书记员通过“云庭”系统向原被告发送笔录核对确认,核对笔录内容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整个庭审过程有条不紊,在疫情特殊时期真正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不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没想到坐在家里就能参与庭审,真是太方便了,既节省了来回跑的麻烦,也不怕我的案子因为疫情耽搁了。”庭审结束后,原告张某高兴地说道。今后,惠济法院将继续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云上法庭”和“河南移动微法院”等方式进行网上立案、线上庭审、在线调解,在有效降低人员聚集风险、减轻当事人诉累、充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当事人真切感受到“指尖司法”的高效与便捷,不断提高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