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西坪镇后塘沟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书记周华锋(右二)调研指导贫困户产业扶贫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重阳镇五朵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书记马俊(右一)走访慰问贫困户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许晓燕(左二)到猕猴桃小镇党建联合体调研指导全域党建工作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理念塑造“新西峡”。——“包联建促”助推乡村振兴。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三大任务,西峡县乡村三级联动聚力量,全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县级成立联合党委3个、直属联合党支部33个,乡镇成立联合党委48个、直属联合党支部个,所有行政村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联建共建。——城市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按照全域党建、全域服务的理念,西峡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进行再规范、再深化、再提升。横向,社区联合驻区单位成立18个党建工作部,推动组织相加、工作相融、共驻共建;纵向,将社区(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党委),将向居住地网格报到的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流入党员、居民代表等“五类人员”,根据地缘、趣缘纳入83个联合党支部,推动党员共管、活动共做、资源共享。——全域党建撬动全域发展。该县构建“上下联动、全域推进”的“两新”党建工作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年,西峡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值税、工业品出口额、工业用电量等四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公众安全感在全省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信访量呈断崖式下降,信访绩效全市第一,跻身全省信访工作突出单位。…………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和闪光的荣誉,是西峡不断探索实践全域党建新理念的有效注脚。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感触良深,在全域党建理念指引下开展“包联建促”“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等工作,把全域党建作为党建高质量的总抓手,统筹联动,分类探索,促进各类党组织互联互动互融,推动传统党建向立体化党建迈进,让全域党建落地开花。
关键词:聚
始终聚焦三大任务,不搞大而全、不搞拉郎配,努力做到集聚资源、合力攻坚
“联合党支部整合多方力量,给力后塘沟村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让俺对高质量脱贫充满信心!”作为脱贫攻坚未出列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定均,一提起全域党建,就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许晓燕介绍道,两个月前,由周华锋挂帅成立西坪镇后塘沟村联合党支部,民政、交通等22个单位一把手为支部成员,成立产业就业、交通建设等6个党小组,每个小组主抓一个弱项,各显神通,向贫困发起总攻。
后塘沟村只是西峡乡村全域党建的一个生动写照。该县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等三大重点,统筹发挥县处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工业企业、外建商会等作用,因需而派,实现个行政村联建共建全覆盖。
高位破题统筹联动。县委深学细研市委要求和外地经验,从整体架构、工作载体等方面,系统性谋划好全域党建在西峡落实的方法路径,确保全域党建工作一开始就往深处走、往实处做。把“全域党建”作为“书记工程”,县委书记任全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部长任办公室主任,形成“三级联推”的工作局面。
“三型”模式增实效。因地因村施策,探索构建村内统筹发展型、重点工作攻坚型、区域联合发展型三种联建模式,确保联合党组织设置可持续、有活力。其中,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党委、南阳市检察院党组等26个党组织打破地域界限、层级壁垒,共同组建猕猴桃小镇党建联合体,新争取项目资金万元,域内万亩猕猴桃基地优果率翻一番。
关键词:融
始终聚焦共治共享,不推倒重来、不盲目扩张,努力做到区域联动、规范运行
短短两个月,五里桥镇葛营村北小河畔堆放垃圾的荒地土坡,变身垃圾中转站,还即将增添一个崭新的观景台——带状游园。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葛营村党委第五网格党支部书记杨占强欣慰地说:“这一切得益于‘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如今,驻网格单位每个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制定问题对接清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高效服务。”
“城市建设到哪里,党的领导就体现到哪里,全域党建就覆盖到哪里。”西峡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樊少华说,县里横向、纵向联合发力,城市领域组织联建全覆盖。
激活“红色细胞”。该县针对城区小区、巷道、市场服务上的盲区,由社区联合党总支(党委)牵头,根据报到的“五类人员”不同特点,组建小区、市场、楼栋、兴趣党小组,为老、为弱、为教、为医、为乐服务团队,联训联防和民事调解服务队,余人被聘为“巷道总理”,余人参与组建小区业委会,帮助解决群众关切的烦心事余件,城市治理服务由社区“独角戏”转变成多方参与的“大合唱”。
健全长效机制。突出务实管用、常态长效,建立健全议事决策、组织生活、基础保障、激励约束等制度机制。建立联系群众制度,余名报到人员就近联系3~5户居民,重点当好“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美丽环境守护员、重点工作引领员),做到“五上门”(生病卧床要上门看望、红白喜事要上门帮忙、突发事件要上门了解、矛盾纠纷要上门调解、不满情绪要上门疏导),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家门口充分发挥。
关键词:引
始终聚焦引领发展,不强调齐步走、不要求千篇一律,努力做到引领有力、互融共促
6月11日,仲景宛西制药联合党委成立,周华锋任书记,下设村企合作、银企合作、校企合作和政企服务等4个专班党支部。这标志着西峡县非公有制经济全域党建全面启动。
西峡拥有庞大的企业集群,企业总数达余家。为使非公企业党组织有效覆盖,该县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构建“上下联动、全域推进”的工作体系。目前,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家,其中党委7家。
聚力联合发展。探索龙头带建、行业领建、集群合建等方式,推动企业与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基地农户、上下游企业等开展联建共建。仲景宛西制药发挥龙头作用,将工信等县直部门党组织纳入政企服务“协调链”联合党支部,将7个山茱萸基地村党组织纳入村企合作“产业链”联合党支部,将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党组织纳入校企合作“业务链”联合党支部,将交通银行南阳分行等党组织纳入银企合作“互促链”联合党支部,把药材、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发展要素充分整合起来,既破解了企业发展瓶颈,又带动了广大药农致富。
聚力服务社会。组织家星级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成立了全省首支“企业家扶贫基金”,由农商行承贷,为企业和贫困户提供金融资金支持。眼下,已筹集企业家扶贫发展资金万元。全县企业扶贫共覆盖贫困户户,占享受扶贫政策贫困户总数的83%。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周华锋信心满满地说,西峡县委坚持问题导向、标准导向、效果导向,做实做细全域党建工作,力争做出特色、树立品牌,为南阳加快推进全域党建工作贡献更多西峡智慧和西峡力量,为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县域治理“三起来”县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仲景宛西制药党委:当全域党建先锋探民企发展新路
仲景宛西制药党委牢固树立全域党建理念,以企业发展为突破点,以政治引领为贯穿线,撬动资源,联建共建,积极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实践,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融合发展,探索党建引领民营企业发展新格局。
组织引领,凝聚合力,实现“工作链”上单位联结。探索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党建联合,成立仲景宛西制药联合党委,下辖11个企业建制性党支部和村企、银企、校企、政企4个领域非建制性专班党支部。村企合作专班党支部吸纳5个乡镇7个山茱萸基地村党组织,与企业中药材种植事业部党员联合,如期帮扶全县16个乡镇户名贫困人口实现产业扶贫目标;银企合作专班党支部联合交行南阳分行、中行西峡县支行、工行西峡县支行、农行西峡县支行、西峡农商银行5个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财务部门党员干部,发挥融资优势,优化企业资金链,用金融助力企业发展;校企合作专班党支部吸纳中国药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4所大专院校党员专家,与企业人力资源、科研技术部门联合,解决名高校学子就业问题;政企服务专班党支部吸纳县产聚委、工信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4个政府职能部门,落深落实落细“放管服”改革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规范运行,激发动力,实现“产业链”上要素整合。建立健全联合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供需对接、党员联管等工作制度,以“需求、资源、服务”3项清单为抓手,搭建信息平台,畅通村企、银企、校企、政企对接渠道,全面深入融合,推动资源共享、服务共做、难题共解,实现共赢发展目标。村企合作专班党支部制定投资分红、产业扶持、就业扶持、包村帮扶4大扶贫政策,年投入近万元,力助全县名贫困人员脱贫。校企合作专班党支部依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3所高等院校技术,先后在26个村,投资万元建20万亩的中药材山茱萸生产基地,并与7.5万户药农签订30年不变的购销协议。投资万元建立8个购销技术服务中心,从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信阳农专等3所院校吸收余名大学生,长期驻守基地,为药农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和管理。
注重实效,释放活力,实现“服务链”上资源共享。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开展“专班支部供需对接日”“联学联建主题党日”等活动,会聚基地乡村、银行、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4个领域党员骨干力量,深入推进全域党建工作与产业链、业务链同步延伸,推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针对5个乡镇23个村的户山茱萸种植贫困农户,制定“四免一提高”政策,即免费提供种苗、化肥、农药、技术指导和高于市场价收购,送去12吨价值近4万元专用有机肥,并派出30名专业技术员进行精准帮扶。深入开展银企专题党建活动4次,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4个方面提供靠前服务,梳理服务企业清单20余项,形成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丁河镇猕猴桃小镇党建联合体:构建区域化全域党建新模式
丁河镇党委牢固树立全域党建理念,以“包联建促”工作为载体,根据猕猴桃小镇发展现状,突出因需联建、跨域联建,成立党建联合体,覆盖辖区内6个行政村、27.5平方公里、名群众、名党员,实施“三融合三着力”,全力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区域化全域党建新模式。
组织融合,着力构建应联尽联的部门新架构。进一步打破条块、隶属、层级限制,吸纳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党委、南阳市检察院党组、县发改委党组、县猕猴桃发展办公室党组等2个党委、4个党组、2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成立猕猴桃小镇党建联合体,围绕猕猴桃小镇区域内重点工作,下设顺西合作专班、脱贫攻坚专班、产业发展专班、集体经济发展专班、文化旅游专班等5个专班党支部,分工明确,协同发力,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机制融合,着力健全同轴共转的支撑新体系。着眼于构建责任清晰、衔接配套、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猕猴桃小镇党建联合体制定了《党建联合体工作机制》《党建联合体职责制度》《党建联合体联席会议制度》等机制,明确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3次,明确5个层面6项融合互动职责分工,细化组织、互动、服务、考核4个类别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全面铺开。
工作融合,着力建设常态长效的党建新格局。猕猴桃小镇党建联合体结合专班党支部具体职能,建立年度工作清单,各专班党支部分领域推进,合全力攻坚,通过工作融合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实效。产业发展专班党支部根据猕猴桃生产销售阶段,按照时间节点,为本地农户和生产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指导,全面提高种植质量和销售利润。同时新建坑塘坑坝11个,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20余处,完成0亩水肥一体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区域内万亩猕猴桃基地优质商品果率从20%提升到40%,实现了区域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和谐统一。
五里桥镇葛营村:坚持党建引领实现全域提升
五里桥镇葛营村位于西峡县北部,亦城亦乡,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拉大,辖区常住人口由原来的人激增至余人,7名村干部“小马拉大车”,暴露出服务群众力量不足、社区治理漏洞较多、失地群众失业失控等难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葛营村运用全域党建工作理念,探索实践城中村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
组织联建,党员直管。横向上,以“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工作为抓手,成立党建工作部,将10个县直单位、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纳入联建共建,建立议事协调、工作对接、考核评价3项机制,共商共管区域大事、难事。纵向上,建立村级党委、网格支部、区域党小组、党员示范岗纵到底、全覆盖的四级联动组织体系,设立5个网格党支部、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向下延伸21个小区党小组、9个巷道党小组、2个市场党小组,推行报到党员直管制度,将区域内本村党员、报到党员、流入党员全部纳入直管。辖区内72个楼栋长、58个巷道总理均由党员担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延伸触角,夯实基础。建立有固定场所、有党建社工、有供需清单、有工作制度、有专项经费“五有机制”,做实网格。网格党支部全部单独建立党建阵地,分配专职党建社工,每年由村党委拨付10万元运转经费,建立网格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议事协调机制,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激励关怀制度、评议评价制度,将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定为主题党日活动日,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