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城北有一条二十五里长的水渠,引来灌河水,浇灌着城东北八千亩土地。据传,在明朝以前,城北有着九万九千亩田地,也有一条渠,名叫“青龙渠”,堰“百家堰”,后因堰主姓王,改名叫“王家堰”。据说这堰主原是陕西高原上人,为人忠厚实诚。因连年大旱,逃荒来到西峡口的灌河滩上。穷人怜穷人,这家给他一碗,那家管他一餐,他感激不尽连叫:“好人,好人。”有了饭吃,他在这一方不走了,连名字也改叫“王有饭”。从此,哪家管他饭,他就在哪家干活,丢锄掂把非常勤快。穷人爱勤快人,到收获季节,这家给他五升,那家给他一斗,他有了粮越发地勤快。后来租了地成了家,他在灌河边立住了脚。因他是陕西人,自小缺水爱水,见灌河长流不浇田,就自告奋勇组织人要开渠引水浇地,感谢西峡口人的救命之恩。天顺人意,王有饭组织四乡八村的人们,垒石开堰,挑土开渠。众人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天上派小青龙下凡暗中帮助。三年时间过去,拦河石堰垒成了,渠开通了,灌河水流进了干旱的土地,早地变成了水田。丰收了,百姓们自然地送些粮食银钱,对王有饭表示感谢,又称他为“堰主”,推举他管理堰上事务。王有饭粮多了、钱多了,就买开了地。天帮人助,风调雨顺几年下来,王有饭日子越过越红火,地越买越多。十年过去,置了上百亩地,盖了好几座房,使上了长工伙计,王有饭发了家。俗酒说:“王八有钱出气粗,侄子有钱不叫叔。”王有饭地越买越多,有了田产变了性,待四乡八村的百姓们不比当初了。渠课越来越重,并不时以水卡人,以水逼人。春冬两季修渠补堰,派工派款、敲锣吆喝,有工出工、没工出钱。没工没钱的,就逼着拿地抵押。这条渠成了他发家的摇钱树。时间久了,百姓们编了个顺口溜:“铜锣一响,纹银百两。有钱出钱,没钱拿命当。”王有饭有了钱,又投靠官府,买了个大地保官,兼管四乡八村百姓民事。刚当了官就嫌名字俗气,改名为王十万。接着渠名也改成王家堰。谁要再叫句青龙渠、百家堰,他就认为是看不起他,就寻衅找碴,或打或罚,你出了钱才能了事。又过了几年,王十万的家业更大了。西峡城北,地都姓了王,成了西峡口的首富了。在招待衙门贵宾、亲戚朋友的宴会上,王十万心里高兴,夸下了海口:西峡城北王十万,高楼大厦戳破天;上城不走两家地,回来不顾两家天。一万二千水浇地,九盘龙磨自己转;要得穷了王十万,除非天塌龙叫唤。吟毕,又命人写成对联,挂在大门外以示富有。哪知道这天正是龙抬头的日子,群龙也在聚会。听见了这欺天骂龙的话,非常气恼,龙王便派小青龙下界看个究竟。小青龙下界化作凡人,在城北访问,果然百姓们怒声连天。但又都怕王十万有钱有势,敢怒而不敢言。小青龙就到王十万家里去看看。到王家宅前一看,小青龙惊呆了!短短三十年,上界才三天,王十万一个叫花子可这样富有:骡马成群,宅第成片,田宽地广,奴婢成群,王十万成大员外了。小青龙心想:王十万真会发财,可不知道他心变了没有,人们说的是真是假?他扮作个老叫花子,上前对门上人说:“请禀报员外,就说三十年前一块修堰开渠帮过他忙的老伙计落了难,找他帮个忙。”门上人忙去寒报,王十万发话要门人赶走叫花子,免得冲了他的旺气。门上人出来连喝带叫,小青龙当时发了怒说:“不用赶,我既来了,送他首诗就是。说着用手指在破碗里蘸上水,在王十万家夸富的联上边又联上一首:王十万,口太满,为富不仁黑心肝。要想穷你王十万,不用天塌龙叫唤。三月一个火烧天,地动山移河水干。门人看着用水写的字迹立时变作闪光的墨迹,怀疑是妖人魔道,正要上前捉拿,老叫花一阵风无影无踪了。果然三月三那天,黄风阵阵从北边铺天盖地而来,飞沙走石遮天盖日。晌午时分一阵炸雷响过,王十万新盖的高楼起了火。风助火势,成片的瓦房都燃起了冲天火焰,不到一天都化成了灰烟。王十万跑前跑后喊人救火,风大火猛救不下来,家仆奴婢被砸烧死伤不少。黄风直刮了三天三夜,黄风过后灌河滩变了样。王家堰口飞来两座石岭。东面一座青色顽石,头朝下横挡住堰口,龙飞蛇行高耸起尾巴,直连住后面的大山;西面那座黑色顽石壁立,尾呈红色,头朝上尾朝下顺河而卧,两岭紧紧地挟住窄窄的灌河。向下看,王家堰大渠所过的地方,绿油油的庄稼不见了,流油的肥田没影了,全变成山冈坡头,足足向灌河滩上横爬了三里多。凡是王十万流油的肥地,都被它们压在了下边。盆地足足缩小了一半,只留下众百姓的薄地和荒河滩。王十万田没了,房没了,家里人被大火灾所惊吓,也先后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王十万一个人倒长命没死。三天时间,一个家产十万的员外又成了一个穷光蛋。他羞于再沿村乞讨,连饭也没得吃的。倒是乡亲们宽厚,怜惜他遭了天灾,舍地出力埋了王家的人,又济助他饭食。王十万一直活到八十岁,最后老死在一个破窑里。现在北堂村一带好几处,零散着王十万家的坟墓。东石岭,就是现在的石门岭,是小青龙的化身。从石门到城南龙头湾的二十八个坡头,是小青龙赶它们向前走了三里地。现在的西崖岭是火龙的化身,尾巴发红,就是当年烧王十万家发火的证明。事后,百姓们编了首歌,嘲笑王十万,以告后人:王十万欺了天,二月二感到三月三;道了天火河又干,又埋死人又毁田。只因有饭忘了本,十万成了穷光蛋;劝人莫做亏心事,莫欺民来莫欺天。从此石龙锁了堰,没人再提引水灌田的事了。讲述:乔太明农民五里桥乡北堂村人已故记录:乔天运农民五里桥乡北堂村采录于西峡县五里桥乡灌河石龙堰对西峡人民的繁衍生息举足轻重,可以说是西峡文明的历史见证。今堰首建有阁房、山亭,石刻有梅兰竹菊,以及别廷芳所撰之农事经验,为西峡一名胜。各地游者到此,莫不一睹为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