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柴定召是南阳市西峡县回车镇古庄河村六一组人,无儿无女,无劳动力,一亩农田,三间漏雨的瓦房,贫困潦倒、艰难渡日……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对他这样的贫困户,村两委和脱贫责任组既心疼又气愤。心疼的是他无儿无女,屋子一下雨就漏水,吃饭穿衣脏乱不堪;气愤的是,他对生活好像没有信心和希望,仅有的农田也不管不种,任由杂草乱生。村两委和脱贫责任组多次上门,帮助打扫卫生、宣讲政策,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扶贫先扶志。在讲政策的同时,也在紧罗密股的落实政策,五保金、养老金、电补、粮补一一落实到位,有了新的存折,如同星星之火,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实施了危房改造,住上了敞亮、温暖的小平房,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这让柴定召心里也无比的温暖,看到那些和他一样的贫困户都认认真真地打扫卫生,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他也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要改变,要脱贫。
志智双扶树信心。有了动力,少了路径不行。柴定召把自己里里外外都做了改变,理了发、换了衣,地里的草也都除干净了,种上粮食、种上菜,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村两委和脱贫责任组每月组织一次技能培训,让他们学技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让柴定召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并在村两委和脱贫责任组的帮助下,在附近村里和一些小企业干些零散活,又增加了一些收入。
虽然现在只是零零散散打些零工,但他很满足,因为党的扶贫政策让他的生活焕然一新,村两委和脱贫责任组的帮扶和鼓励给了他生活的信心,他给自己种上了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生根发芽,摆脱贫困,过上红火的好日子。(文魏小燕)
编辑:王小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