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西峡县米坪镇:拓宽增收渠道点燃致富希望

河南经济报记者周美娇通讯员刘秋丽

“这是驻村工作队给咱村上引进的采摘‘神器’。一小时可采摘30至40公斤山茱萸,相当于过去采摘一天,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别金堂高兴地说,“你看这片山茱萸的林子,按这速度一两天就收完了,放到过去,得收半个月。”西峡县米坪镇杨栗坪村的村民别金堂正在用先进的设备——山茱萸采摘机,勾住树枝,然后电震动产生轻微而高频的震动,树上成熟的果实就纷纷落到树下铺开的布上,只十几分钟就采摘完一棵树。

在通向米坪镇杨栗坪村的山路上,随处可见挂满果实的山茱萸树,宛如晶莹剔透的红玛瑙。山茱萸是西峡的特产,当地人称为枣皮,为常用中药材。驻村第一书记李登峰介绍道:“以前在路边的山茱萸还能来得及收,再往山上就忙得顾不过来,眼瞅着烂到地里。不过现在有了采摘机,就能应收尽收啦。”村民将山茱萸果实经过水煮,加工后进行晾晒,便可向药商出售。李登峰估算,今年山茱萸大丰收,仅此一项药农就可收入上万元。

“咱这米坪镇的深山里,到处都是宝贝。山茱萸、核桃、毛栗子等种种土特产品,都是城里难得的珍品。”驻村第一书记李登峰表示:“过去,由于信息不畅,城里人不了解这些土特产品。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工作组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协调联系帮助销售土特产品,调动了群众用双手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农产品能卖出去了,村民们就有了干劲,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发展动力。驻村第一书记李登峰信心满满地说道:“村里药农发展山茱萸,菇农种植香菇,养殖户养蜂将成为村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山路上村民家门前晾晒的山茱萸,就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点燃着村民致富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