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司马连竹通讯员夏立满
京豫(宛)对口协作,始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地北京市和水源地人民由此结下一份深情厚谊,七年来,这份情谊始终如一,并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从日前在南阳市召开的京豫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年度,南阳市开展对口协作项目共18个,总投资4.1亿元,使用对口协作资金1.5亿元,目前已基本竣工验收;年度,对口协作项目达19个,总投资4.8亿元,使用对口协作资金1.9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9个;目前,已成功申报年度对口协作项目14个,总投资2.1亿元,使用对口协作资金1.7亿元,预计8月份陆续开工。
尤其是近来的三年间,对口协作不断拉近京豫两地的人员、项目互动,为跨区域协作树立优良典范,各方围绕项目协作、区县结对、产业合作、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拓展合作层次和内容,在协作的深度、广度上持续开拓。
从合作走向协作,是京豫对口协作机制的一次升华与蜕变。
南阳市京(津)宛合作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靖在会上表示,南阳高度重视与北京市的交往、联系,积极推动京宛两地高层互访,持续深化京宛对口协作,使京宛对口协作成为我市西联北引、东进南下开放格局的重要一环。
目前,针对对口协作工作,南阳市深化“四个一”机制,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即南阳市京宛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南阳市京(津)宛合作中心,专门承担南水北调对口合作工作以及京宛合作工作。在顶层设计方面,南阳编制了高规格的京宛合作规划,即《南阳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十四五规划》,建立了“十四五”对口协作项目库,同时,制定了一个“办法”和一个“意见”,即《南阳市对口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的意见》。
在这次座谈会上,北京市支援合作办、省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与南阳市、邓州市、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三门峡市卢氏县、洛阳市栾川县等京豫对口协作部门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深化协作的未来之计。
“如今,对口协作工作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需要停下来看一看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怎样走得更好。”南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邹顺华表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关系的建立,对北京来说,是饮水思源、支持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份深厚情谊;对南阳来说,是保护水质、用好用活对口协作资金,助力水源区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邹顺华提出,下一个阶段的京豫(宛)对口协作工作中,南阳要对标北京市支援合作办、河南省发改委工作标准和要求,强化大局意识,做好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京宛、京豫合作走深走实;把握好局部和总体的关系,把握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以此次调研、座谈为契机,结合考察中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口协作项目管理。
“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提升项目谋划水平,围绕项目统筹管理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同时在增进与北京市交流互访活动等层面实施突破,不辜负首都人民饮水思源的浓情厚谊。”赵靖表示,南阳市京(津)宛合作中心将主动作为,围绕深化协作共赢实现作风、思路的转变,在积极推动两地密切交往中求实效、求共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