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我省森林城市建设掀开新的一页。10月30日,在汝州市举行的年全省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省林业局授予登封市、兰考县等15个县(市)“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号。这也是我省开展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创建的首批省级森林城市。
建成什么样才算省级森林城市?
自年4月我省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已有49个县(市)提出申请,省林业局已批复同意36个县(市)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建设,18个县(市)已经编制实施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15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建成什么样才算省级森林城市?35项评价指标框定了河南省级森林城市的大模样▼
据了解,省级森林城市须满足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城乡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组织管理等六大类35项评价指标要求,涵盖林木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休闲游憩绿地、廊道绿化、村镇绿化、乡土树种比例、树种丰富度、绿道网络等核心指标。申报“创森”的县(市)还须编制为期不少于10年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相关程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名单公布,这15地上榜
首批跻身省级森林城市榜单的县(市)分别为▼
登封市、兰考县、栾川县、汝州市、郏县、林州市、博爱县、西峡县、淅川县、桐柏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鹿邑县、西平县。
其中,信阳市、南阳市各有三县上榜,并列第一。
15个县(市)中,兰考县、鹿邑县、西平县为平原县,其余12个位于森林资源“家底”相对丰厚的山区、低山丘陵区。
省林业局主要负责人秦群立说,森林城市创建已经成为各地开展国土绿化、提升生态水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取得突出成效。
事实上,这15个县(市)中的大多数,其森林城市建设启动时间远远早于年。目前,我省已有14个省(辖)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信阳、安阳两市也于两年前启动“创森”。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不仅考核全市森林覆盖率指标,还对其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指标作出明确要求,因此,凡“创森”的省辖市,其所属县(市)均加入到火热的森林城市建设当中。
我省森林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创森”过程中,各地高度重视,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高位推动国土绿化跑出加速度。同时,各地把“创森”有机融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放大森林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汝州市投入资金60余亿元,完成造林36.8万亩,63处街头游园、4个面积超亩以上的城区大型公园对群众开放;农业大县西平强力推进城区添绿、通道联绿、水系扩绿、农田披绿、乡村增绿等五大绿化提升工程,森林覆盖率从年的12.44%跃升至如今的30.17%。
目前,我省的森林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省辖市国家森林城市数量全国第一。从去年开始,国家林草局决定把县(市)一级纳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范围,其中明确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必须首先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河南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省辖市达到14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下一步,河南将进一步加快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力度和步伐,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做好铺垫。
15个新晋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绩单”
1、郑州市:登封市
近年来,登封市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生态涵养区和西部要“美起来”的建设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参与,高位谋划、高效推进,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登封“山之美”,绘就嵩岳大地山青、水秀、人和、景美的生态画卷。年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5%,市区大中型公园数量达23个,辖区17个乡镇全部建有面积3公顷以上小型公园、游园或成片森林。
2、开封市:兰考县
近年来,兰考县着力开展廊道、环城、城区、乡村绿化,促进城镇和乡村绿色贯通,打造了2万亩的“进城先进林”的环城景观林,四通八达的泡桐景观大道和数百公里“河清、岸绿、水美”的河道新景观。着力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加快强县富民步伐。红色兰考成为城乡贯通、绿意盎然的森林兰考。
3、洛阳市:栾川县
栾川县森林覆盖率82.7%,绿化率85.05%,均居河南省第一位,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天以上,有“中原肺叶”之称,是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县森林康养业面积达10万亩,以生态旅游为主的专业村22个,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
4、平顶山市:汝州市
汝州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注重规划引领,尊重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大力实施绿满汝州工程,投入资金60余亿元,完成造林36.8万亩,63处街头游园、4个面积超亩以上的城区大型公园对群众开放,森林覆盖率达到31.6%,产生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多重效应。
5、平顶山市:郏县
近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绿满郏县、绿秀郏县、绿美郏县、绿富郏县”为工作目标,强力推进“森林郏县”建设,坚持每年植树5万亩以上,三年累计植树18.1万亩。目前,郏县林木覆盖率37.1%,城镇绿化覆盖率41%,村庄绿化覆盖率36.09%,路河沟渠绿化率95%,农田林网控制率90.63%。
6、安阳市:林州市
林州市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林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森林围城、生态兴城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超过4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天以上。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以来,新建城区公园1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18平方米,特别是对城郊古板栗林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成以古板栗林为主题的郊野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郊游的好去处。
7、焦作市:博爱县
博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将“创森”作为抓经济促发展,增强城市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达31.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21%,建成了富有“竹林水乡”特色、“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群众不仅乐享生态福利,青山绿水也源源不断带来了金山银山。以建设速生丰产林、经济林、花卉苗木、林下种养殖基地和发展森林旅游业为重点,博爱初步形成山区防护林+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平原农田防护林+花卉苗木+小果园的生态经济型格局,林果采摘成为城乡旅游新宠,林业产业亮点纷呈。
8、南阳市:西峡县
近年来,西峡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的实际,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载体,着力加快国土绿化,呵护一方绿水青山;着力发展果药菌特色产业,加快兴县富民步伐,取得了山川增绿、群众增收、城乡变美的多赢效果。全县森林覆盖率76.8%,活力木蓄积量.8万立方米,县财政收入的40%、农民人均收入的68%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林业。
9、南阳市:淅川县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河南省深度贫困县,该县将“创森”与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坚持不懈开展灭荒造林,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荒山造林30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发展软籽石榴、杏李、核桃等林果产业30万亩,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库周荒山披上绿装,让群众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10、南阳市:桐柏县
桐柏县紧紧围绕“生态引领”发展战略,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载体,着力构建“一核三区五带多廊道”,推动山区森林化、城市园林化、平原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厚植生态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1.7%,产业林累计达到79.5万亩,林下经济30万亩,构建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的新局面。
11、信阳市:光山县
从年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伊始,光山县以“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创森”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百城提质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相结合,绿荫弦城,花满光山,林木覆盖率由“创森”前的42.78%提高到45.85%,增加了3.07%,实现国土绿化大提速、生态功能大提升、民生福祉大改善。“光山蓝”“氧吧县”响誉河南,“长寿之乡”“生态之乡”名副其实。光山县将发扬善于造林的优秀传统,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光山“路子找对了,就要大胆地去做”的殷切嘱托,久久为功,开启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12、信阳市:商城县
绿水青山是商城县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商城县持续推进山区森林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五化”工程,成效显著,目前森林覆盖率达60.31%,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商城生态效益更加显著、生态优势更加明显,人民群众享受的生态产品愈加丰富。
13、信阳市:新县
年以来,新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水如子,以实施林长制改革为统揽,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战场,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和扩面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加快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加强资源保护,强力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创建以来,全县共计完成义务植树万株,造林9.12万亩,森林抚育完成20.22万亩,创建了15个市级森林乡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56%,植被覆盖率达95%,全面实现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的各项指标。
14、周口市:鹿邑县
多年植绿兴绿,鹿邑初步构建了“城区森林环抱、村镇林木环绕、道路绿树成荫”的生态格局,全县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截至年年底,鹿邑县森林面积28余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30.1%,活立木蓄积约万立方米,位居我省平原生态县前列。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0余万亩,建设高标准林网示范方15万多亩,打造了林茂粮丰的秀美田园风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6%,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5个,绿化村庄余个。
15、驻马店市:西平县
近年来,西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坚持把植树造林和“创森”工作作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久久为功,持续狠抓。西平县累计投入“创森”资金18亿元,强力推进城区添绿、通道联绿、水系扩绿、农田披绿、乡村增绿等五大绿化提升工程,森林覆盖率从年的12.44%跃升至如今的30.17%。
责编:谭敏审核:陶玉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