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丁河镇,这里的一景一物、一山一水,妇孺皆知的哪吒的传说,无不让人感受到哪吒文化对西峡人的影响之深。
哪吒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变革中,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塑造出来的一个少年英雄形象。走进丁河镇,以哪吒为题材的故事是老人们嘴边的话题,小孩子们也以谁知道哪吒故事多为荣。80多岁的庞大缮长期从事哪吒民间故事搜集活动,凭借数十年的资料积累,又实地调查、走访,历时5年,他写出了近3万字的《哪吒故里》稿件。
丁河镇奎文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个“水”便是丁河。历史上丁河在奎文村旁拐一大弯,形成一个巨大的深水塘。深水塘位于奎文关前,因而古称此关为深塘关。因“深”字在西峡方言中读“chen”,故“深塘关”渐渐变成了“陈塘关”。
在丁河镇奎文村西,有一村落遗址,原叫杏花村,现在叫杏树咀,当地人传说此地是哪吒的祖籍,也是他出生的地方。在奎文村后原有李家坟,传说是李靖祖茔,坟前有明代李侍郎府旧址(李侍郎是李靖后裔)。在与哪吒山北面隔河相对的山冈上的大贵寺内,世代供奉着托塔李天王的塑像,与山对面的哪吒太子庙遥遥相望,一年四季香烟缭绕,只可惜毁于日军战火。
据《西峡县志》记载:哪吒庙,又名太子庙,位于丁河哪吒山(又名翠屏山)顶,始建于元末明初,有一间坐西面东、砖墙瓦顶庙房,内修3尺高神台,供奉哪吒彩色泥塑神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附近农民上山焚香上供,玩古饰,朝拜哪吒。可见最晚自元末明初当地就建有哪吒祖庙并有朝拜哪吒的民俗。
哪吒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被神话了的人物,但是以上地名的由来是历史的偶然巧合吗?如果是巧合的话,那么陈塘关、翠屏山、杏花村、九湾河、龙潭崖、斩龙岗等地名为什么又这样大面积地分布在西峡城关、五里桥、丁河、陈阳、重阳、西坪等乡镇呢?众所周知,世代易移,地名难变;即便地名有变,也多数会在文献中有所记载。西峡县如此众多的地名、山名、关名与《封神演义》的内容相吻合,绝非偶然。
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在以今奎文村为中心的方圆数十公里内,有关哪吒的故事传说源远流长。到了明代,一位对释、道颇有造诣的饱学儒生曾在此生活或采风,他依据当地的山川形势,把哪吒的故事加以整理,从而创作了《封神演义》。
哪吒文化牵动两岸人民
哪吒,是中华文明史传说中的神话英雄人物,是无数先民理想与智慧的化身,哪吒的系列故事向人们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久远信息。
中国大陆和台湾哪吒庙宇众多,在我国的台湾、福建和东南亚各国更有着众多哪吒信徒。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共同崇敬、信奉哪吒,形成了一种“哪吒文化现象”。台胞文辉弟先生认为:“哪吒文化具有丰富的东方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积淀。台湾是一个移民岛,其文化与大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台湾人民对妈祖和哪吒的信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与回归。”
在台湾,祀奉哪吒的宫庙有数百座之多,这同台湾的地理环境有关,因为台湾四面环海,人们依海而居,靠海为生,所以人们把征服龙王、制伏水怪的哪吒当成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崇敬对象。
好消息,好消息!!!
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啦!!!
《西峡微讯》专心做最新最全的新闻和趣闻!打造老百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