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传媒·爱南召网
“伏牛山”名称的由来地
在乔端野牛岭乔端镇中心学校王玉文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支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展布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县境内,宽约40-70公里,海拔1,公尺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伏牛山是河南省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区。伏牛山主要旅游景区有:栾川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尧山、老君山、白云山、嵖岈山以及宝天曼、老界岭、鸡角尖等。那么伏牛山这个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
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伏牛山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那么古人没有无人机、卫星遥感拍照技术,不能看出八百里山形如卧牛,也就是说古代技术条件不能瞰其全貌,即使古时风水先生踏破铁鞋里,也看不出牛头牛尾牛身,现今无论考证伏牛山的大山脉形象,或考证龙池曼、玉皇顶等伏牛山主脉等的小范围地形,均不见其形同伏牛。因此,形同伏牛而得名说缺乏地理上、直观上的依据,所以这种名称的来源说法不可信。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时期,为减少吃粮人口,坑杀老百姓,秦始皇派人铸万斤铁牛,铁牛推到谁家,限三天推到别家,推不走就杀掉全家。各家当然推不动,被杀之人很多。后惊动天上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制一赶山鞭,可以随意赶走此物。秦始皇感到是上天在警示他,从此再也不敢用这个东西坑杀老百姓了。后来万斤铁牛留在了河南,变成了八百里伏牛山。
另一个传说是嫦娥奔月之前,她家里养了一头大黑牛,因逃避王母娘娘捉拿,逃入深山,化为铁牛钻入地下,隆起了八百里伏牛山,头在河南,尾在陕西,中八百里。牛角出土数寸在南召县皇后乡分水岭,人们在此建铁牛庙祭祀,并产生了“吃南阳,屙陕西”的俗语。每年正月十八至二十二,此地搭台唱戏,举办铁牛庙会。
还有一种记载说法,伏牛山区多伏流,东魏时曾在这里设置伏流城,伏牛应当是伏流之转音,伏流坂是伏牛山异名。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属于望文生意的猜想,有附会之意,就好像人们听到“乔滩”,认为是不是因“乔木生长在河滩上而得名”。八百里伏牛山地名众多,找一个与其相似的地名说是转音得来,可信度不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康熙年间的《河南通志》卷七十、康熙十二年《嵩县志》卷八艺文志上,有明代兵部郎中洛阳人乔缙所写的《伏牛山云岩寺记》,现在云岩寺遗址上有碑一通,是大明政德十三年河南府嵩县主事王官之撰写的碑记《伏牛山云岩寺记》,都记载了这样一段史实文字:唐自在禅师,学道既成,欲幽栖名山,问于师,师曰:“逢牛则止。”北行至嵩县南山问路,闻俗呼野牛岭,及询其故,或告之曰:“此野牛岭也,岭一野牛据林莽,截路噬人,甚狠恶,行旅聚众鸣金始一过,虽猎者亦不敢施机械也,尔渺孤行者,且止勿往。”自在默忆师语,踖蹐而进,方至凸岭,果见野牛,暗想:果符先师之言。遂作法祝之,牛驯伏,自在遂跨以行,语之曰:“若到吾刹,即止。”行至今下云岩寺,牛止,自在曰:“此地虽佳,而狭小,更进之。”乃行至今上云岩寺止。自在曰:“可矣。”下牛趺坐,而牛奔突直上后山绝顶,跃入池中矣。俄而,云起昼晦,有龙见形,横腾东西两山之上。自在祝之:“娑伽,娑伽,夙性未化,见大法身惊骇徒众,可仍入池中,吾为说法。”于是龙敛形复入池中。今山名伏牛山,曼顶小池围丈,曰龙池,中产物如蜥蜴,金色,其地即名曰龙池曼,上供娑伽龙王,山高四十余里,铁瓦为殿,今废。
至今山人于野牛岭铸铁牛以像之,故号伊阙伏牛,自在禅师也。夫伏牛,天下名山也;云岩,天下名刹也。野牛降伏而山名,白云吐岫而寺号。山与寺相掩,寺与山相倚伏。草树阴森,藤萝交络,钟鼓齐音,殿堂轮奂。
现嵩县白河镇云岩寺系唐元和年间自在禅师开创。自在禅师,原本姓李,江苏吴兴人,初皈依径山国一禅师受具足戒,后来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等禅师同是马祖道一的入室弟子。自在禅师在马祖道一禅师座下悟明心地以后,对南禅宗理论也有了独到的见解,很受马祖道一赏识。后马祖道一大师对自在禅师说:吾宗这一派佛教被称为南传佛教,也叫小乘,而北传佛教叫大乘,洛阳的白马寺是我中国佛教的祖庭,如今武则天临朝,皇上十分尊崇佛教,你既已决心弘大佛法,应到北方洛阳一带访一座名山,就近接受白马寺高僧的指教,也可使南北佛教交流融合。并修书一封,让自在禅师前往洛阳拜见白马寺高僧。于是,自在禅师在访名山的过程中发现了伏牛山,开创了云岩寺。自在禅师开创云岩寺之后,便在云岩寺开堂说法,有一段精彩禅话,流传至今。自在禅师上堂曰:“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僧人们问:“如何是洒脱的语句呢?”师曰:“伏牛山下古今传。”此禅语讲的是:即心即佛,自然而然,平常心是道,要求弟子们在苦修苦行、领悟自性上下功夫,民间口口相传的东西就是洒脱的语句。伏牛山云岩寺经唐自在禅师开创,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鼎盛,直至清代衰败,历经千余年。不管历史如何演变,云岩寺作为伏牛山佛教的代表,在中国佛教史上曾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云岩寺曾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伏牛山也成为与少室山、五台山、峨眉山齐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而与此同时,马祖道一的另一个有志弟子天然和尚,也想为南方禅宗北上做出贡献,离开江西时问师父将来归处,马祖道一告之曰:“遇留则止。”丹霞天然禅师到南召县留山想起了老师的话,就在那里建起了丹霞寺修行。
现在的伏牛山在中国最早的地理志《山海经》中叫攻离山,在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叫高陵山,又名猛山、天息山。伏牛山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唐代的地理志书中。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之二古迹志记载:“过风楼,县西书馆十里,唐自在和尚恭禅处。卧牛石,县西六十里,自在和尚于此伏野牛。伏牛石纪甚明。”此处记载所表述的二处遗迹现在按方位距离不可能找到,但所表述的方向、人物、时代、故事,应该是有所依据的。在乔端野牛岭西麓有一个村庄叫“破蹄场”,据传是自在和尚在山岭降伏野牛后,下到山脚,将野牛的蹄子由独蹄破开为双瓣,钉上铁掌驯化,以便于行走山路。并在此小憩了一段时间,栽上了上百棵白果树,如今已是千余年树龄,至今尚有二十余棵存在,均二人方可合抱,并建了一个小型佛寺叫云空寺(见年《南召县志》第页),应该是云岩寺的姊妹寺吧,都姓“云”。如今云空寺旧址犹存,寺附近现建有兴国庙的奶奶殿、火神殿、药王殿。综上所述,伏牛山的“牛”出自野牛岭,落在龙池曼;伏牛山的“伏”是“降伏”,而不是“趴伏、卧伏”之意。八百里伏牛山的根在野牛岭、发源地在野牛岭、圣地仍是乔端野牛岭。洛阳栾川老君山有“老子骑牛雕像”,南阳西峡县老君洞前有“太上老君骑牛雕像”,武当山逍遥谷有“老子骑牛出山铜雕像”,“老子骑青牛雕像”屹立在河南灵宝函谷关上。野牛岭巅应重铸自在禅师伏牛跨牛雕像,来纪念这一八百里伏牛山的圣地,增加野牛岭的文化内涵。想看更多好文章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70.html